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公益新聞)做什麼公益?!照顧壓力難覺察 傾聽陪伴來支持

※本文新聞內容轉載至YAHOO奇摩公益官方部落格




老老照顧 健康經濟亮紅燈

「我照顧他已經十幾冬了,每天都要煩惱尿片、看護墊和牛奶又要沒有了。小姐阿!你可不可以給我幫忙阿?」這是每次電話關懷時都會聽到盧奶奶說的。

因為長期照顧中風失能臥床的盧爺爺,家中積蓄耗盡,加上老化和長期照顧的關係,盧奶奶的身體已無法再負荷照顧工作了,膝下無子又不忍將盧爺爺送至機構讓人照顧,盧奶奶只能依靠厝邊隔壁和服務員的幫忙過日子,常常無奈的說道:「人生走到這裡還有什麼好留戀的,好想帶著他一起走,這樣就不用再拖磨阿!」

獨自照顧 壓力心情無人懂
韋韋是家中的獨生女,為了照顧罹患癌症的母親,毅然決然放棄優渥的工作,但初為照顧者的她,面對照顧工作除了茫然,更感到無助和無奈。

韋韋表示肩上的責任是無人可以取代的,沒有人教導過我們該如何當一位照顧者,一切都要自己摸索,心理的壓力真的很大,深怕照顧不周到,加上現在沒有收入,只能省吃節用,擔心又煩惱。

後來在社工的關心和邀請下,韋韋參與了幾次團體活動,透過同儕的分享和鼓勵,不但獲得支持,也學習到許多照顧技巧及資源的運用,減少了不少照顧壓力。










「照顧壓力」是什麼?
上述這些故事,都可能正在你我身旁上演。不論男女老少,當成為家庭照顧者那刻起,各種照顧壓力就如排山倒海而來。
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來自於許多面向,包括被照顧者的疾病變化、被照顧者的情緒變化、失去經濟來源和各種照顧開銷、擔心照顧不周、必須在短時間內學成各種照顧技巧、社會參與減少、不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家庭關係破裂或溝通出現障礙等等。

因此照顧並非只需要負責提供三餐而已,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等著照顧者去處理和面對,而這些工作多半全都由一個人承擔,一個人怎麼能夠?且照顧壓力會隨著家庭中人事物的改變及照顧時間增長而不斷出現和累積,若加上沒有正常的抒發管道,就容易造成照顧者的負面情緒,最後以激烈的悲劇收場。

覺察分擔「照顧壓力」 共創友善環境
照顧壓力多為心理層面,較難自我或旁人所覺察,儘管如此,仍可從幾個面向去發現,包括「情緒變化」-照顧後變得易怒易哭、「睡眠狀況」-照顧後因此長期失眠或淺眠易醒、「身體不適」-照顧後經常性頭疼或腰酸背痛、「財務變化」-因為照顧導致就業型態改變,收入變少,醫療照顧開銷變大、「資源運用意願」-覺得只有自己做的最好,不願運用資源來協助、「沒有社交參與」-允許因為照顧而減少社會活動的次數,但非完全拒絕參與等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照顧者身體或心理層面的壓力,需要旁人多加關心和協助。

也許你身旁就有需要您伸出援手幫忙的家庭照顧者們,請多加注意他們身體和心理交雜所產生的狀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於照顧者互動平台上提供檢測表,提供給照顧者及其親友們使用,檢測所處的照顧負荷程度,除了自己和周遭人的覺察外,也需要旁人的協助,協助簡單的採買或是提供資源訊息,對於照顧者都是大幫助。此外,說話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除了關心被照顧者的健康復原狀況,也同時要留意關心照顧者的狀態。








無人能懂的壓力 關懷專線聽你說
儘管旁人願意分擔和關心照顧者的情緒,同理他的處境,但對照顧者而言,還是會覺得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會擔心造成他人的困擾,或是讓人覺得是在抱怨等感受產生。為讓全國家庭照顧者能夠有個暢通的說話出口,一通電話就可立即獲得照顧資訊等,家總設置一支全國免付費專線0800-580-097(我幫您,您休息),由專業人員服務,提供給全國的照顧者及其親友使用,歡迎有照顧資訊需求的民眾可以多加使用,讓壓力有抒發的出口。


舒壓服務哪裡找? 居家支持員來相挺
有鑑於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大,又不易放下照顧工作走出家庭,當前的服務又鮮少針對照顧者提供服務,故有長年服務家庭照顧者經驗的家總,規劃試辦計畫,招募訓練居家支持員,讓社區中有能量並想投入服務家庭照顧者行列的夥伴們,有機會學習並運用專長來關心社區中的家庭照顧者們,把愛和服務送到家裡。








580我幫您, 1798一起走吧! 與家總共創友善家庭照顧者環境
友善環境需要你我一同支持,您可以透過雅虎公益平台、信用卡授權或是郵政劃撥捐款支持家總推展友善家庭照顧者環境服務計畫,102年用愛守護和陪伴家庭照顧者。

*雅虎公益平台-
http://tw.charity.yahoo.com/project_donation.html?project_id=1237
*郵政劃撥、信用卡-http://www.familycare.org.tw/index.php/colors-2
台灣有哪些單位關心「照顧壓力」議題?
除了家總關心照顧者的壓力並提供服務外,目前也有越來越多政府部門和民間團體開始重視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和權益,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等家庭照顧者協會,及服務身心障礙者或老人團體等,都逐漸看到家庭照顧者的需要並提供諮詢和轉介服務。





。。。


心得分享 :

有時覺得當家裡只剩兩個老人相依為命的情形真的讓人覺得很心疼。

他們的子女不是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不然就是膝下無子,

本篇新聞介紹「照顧壓力」,

現代人經常長大後就和父母分居,以至於長大後就只剩下父母在家守著,

常讓父母感到孤苦無依,而當其中一人遭遇了甚麼不測,

另一人必定會十分痛苦,本篇文章的盧奶奶堅持下半生要和老伴一起度過,

而堅持要照顧他,以至於她自己身心俱疲,

還好後來在社會的幫助下,由他們的女兒韋韋接手,盧奶奶才有好好休息的機會,

真是皆大歡喜。



                                                             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